一、433M射频硬件设计注意事项
1、匹配电路器件相互靠近一些,然后靠近芯片一些,匹配电路距离太远可能会失去匹配作用。
2、两层板建议匹配电路部分连线宽度为 0.5mm,匹配电路铺铜间距为 0.152mm (6mil),按照 50 欧姆走线。
3、匹配电路部分用 GND 过孔围住,保证匹配电路的效果。
4、晶振布局要尽可能靠近芯片,时钟才精准,且走线要尽量粗一点。
5、使用板载天线时,须在铺铜分隔区打一排 GND 过孔。
6、匹配电路部分不能有走线和其他元器件,保持该区域净空,特别是强电压和强电流线路,影响非常大。
7、对于有强电流和强电压的电路和器件,建议单独铺铜 GND,将其与射频电路分隔开来,之间使用 0 欧电阻连接即可。
8、须通信距离在两百米以上的产品,建议使用二级 PA,即两个放大电路增加发射功率,放大所需的 12v 电压可通过升压芯片实现。
二、433.92HZ应用电路设计建议
1、XL4456 FCC/ETSI 认证应用电路
接地:金属底板采用尽量多的通孔接地,减小寄生电感。
(1)电源旁路:为了器件能很好工作,电源引线处建议用 0.1μ F 电容滤波,电容 需靠近器件。
(2)发射使用纽扣电池时,不能将电池和 PCB 板贴在一起,需减少电池与 PCB 的接触 面积。
(3)发射加 PA 电路,加上三极管放大电路来增加发射功率。
2. XL520接收标准电路
注意:上图中,天线匹配网络部分,L1,C1,C2,L2 为使用射频信号源进行测试时 的参数值。R1,C5 为预留的匹配网络。方便根据实际板卡进行射频匹配的调试。实际 使用中, R1 处可能焊接电容或者电感,C5,L1,C1 三个位置选择其中一个位置焊接元 器件。C2,L2 保持不变。即实际应用中,天线匹配网络上的器件数依然为 4。具体焊接参数,根据实际的板卡调试情况来定。
三、433MHZ 天线设计
1、天线需要严格按照参考设计
2、周围的外壳不能是密封金属壳体,靠近天线部分需要是塑料材质(也不能有含金属颗粒涂料的喷涂)。
3、天线要远离输级(特别当输级为 classD 时更要注意)和扬声器的磁钢(如果近距离有扬声器,尽可能使用防磁扬声器。
4、天线距离其他导体的距离至少要大于 15mm,并尽量靠近外壳 。
5、RF 部分的走线要有完整的参考地,并按照 50 欧姆走线。可以考虑使用 RF 电缆引,使用专用的 PCB 放置天线。
6、天线和音频前级以及 MIC 的走线要尽可能远离,防止 RF 干扰音频。音频的差分走线要尽可能平行等长,两线中间不要放置地线。
7、射频走线不能从模组下穿过,因为模组的 bottom 一般是一个 gnd 层,如果射频线走主的 top 层,又从模组下走,那么与模组 bottom 的 gnd 距离很近,对信号影响很大。
8、另外 RF 走线过孔也对信号有影响,要尽量避免。
9、天线区域不能有元器件或者其他走线。
10、S 型天线走线,线间距为线宽的 3 倍(比如线宽为 W=0.8mm 间距为 2.4mm)
审核编辑 黄宇